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史学双壁”一次集齐,一套天地间不可无之书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


这是一部任何人只要读一遍,便可终身收益无穷的神作。无数名人大咖都对它赞誉有加。这本奇书就是与《史记》并称为“史学双壁”的《资治通鉴》。


司马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古往今来的这些历史作一次提炼、总结,缩减篇幅,留下最精华的部分,以便以皇帝为首的帝国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对它进行仔细阅读。这就是司马光编纂《资治通鉴》的由来。


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成书后,后世模仿、续写的作品非常多,但没有一部能超越它。可以说,《资治通鉴》之后,再无“资治通鉴”。


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说:“对于读者来说,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能像《资治通鉴》那样,让你读完之后感觉到,真正将千余年的历史因革、兴衰成败洞然于胸中,这就是《资治通鉴》的力量。”


《资治通鉴》和“二十四史”一样,版本很多,在九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。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,《资治通鉴》的最佳读本,当然还是20世纪5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,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整理本。



这个版本,选择了清代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音注本《资治通鉴》作为底本。选择它最大的好处是,读者在读到《资治通鉴》原文的同时,还能读到胡三省的注释。胡三省的注释,是古人研究《资治通鉴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。


翻看这套标点本《资治通鉴》,会发现每卷末尾署名的点校者、审阅者,都是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,比如顾颉刚、容肇祖等等。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说:“司职人员水平、层次之高,点校质量之佳,可谓‘空前’。”



读经典,选择权威的版本极为重要。资治通鉴市面上虽然极为常见,但大多是删减本,不但常常删去最为精华的司马光的评论,甚至正文也不是全貌。要么就是印刷质量平平,极大影响阅读感受,更不要说那些错讹频出、编校质量堪忧的版本。


为此,先知书店特别推中华书局版标点本《资治通鉴》(精装典藏本·全30册),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整理本。


◎学术界最权威最通行的整理定本:中华书局版《资治通鉴》,附有司马光《通鉴考异》和元朝胡三省的注释,是1956年在毛泽东主席、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,由顾颉刚、齐思和、聂崇岐、容肇祖等著名历史学者点校而成。五十多年来,不断重印,为学术界最权威最通行的整理定本。


◎布面精装,豪华大字,繁体竖排,宜于赏读、批注,适于收藏、馈礼:这不但是一套全本的《资治通鉴》,繁体竖排,让读者体验原汁原味的经典;此版更是以布面精装、豪华大字排印,不但适于赏读,也非常适于收藏、馈礼。同时,其版式疏朗,天头地脚宽阔,更可于阅读的同时享受批注的乐趣。


◎买《资治通鉴》赠《史记》,史学双壁一次集齐:与《资治通鉴》同样不朽的经典《史记》堪称“史家之绝唱,无蕴之离骚”。附赠《史记》同样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珍藏版本,顾颉刚先生领衔,综合历代《史记》版本,标点、校对。繁体竖排,精装版本,适于收藏、馈礼。沉淀着古人智慧的史学双壁,这次可一次集齐,不容错过。


中国人重视历史,史学著作也是浩如烟海,然而几千年来,出类拔萃的史学著作却屈指可数,被称为“史学双壁”之一的《资治通鉴》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瑰宝,值得后人永久的品读和珍藏。长按下图,识别图中的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(下单即赠中华书局版《史记》)。



▍延伸阅读

《资治通鉴》为何只字不提李白?

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,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

“透视”知识分子:名人、伟人,终归还是人

邓小平:这个人动不得,动了,就会有人说我们的政策变了

签名限量 |《回望》:张维迎的“道德情操论”,一部市场布道者的长成实录

吴敬琏——时代浪潮之中,最稀缺的求真者

从世界的高度看清自己:关于近代史,读这一部就够了

“拼贴”咸丰帝:明明是人,偏要装神,太难受了

完全没有经过加工的历史资料,的确不适合让普通大众接触

一部再现整个20世纪中国命运的史诗巨著,读完欲哭无泪!(无删减版)

一百年前看弗洛伊德,一百年后看津巴多

何怀宏:重读《鼠疫》,我们不能白白经历一场灾难

掌握底层逻辑:各学科的思维方式

无用之用,实为大用: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

秦晖:与黑暗擦肩而过(珍惜秦晖,就是珍惜我们自己)

冯天瑜:劝君少颂秦始皇

王鼎钧:满纸荒唐见人心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